D3-3109

D3-3109

Leap Further Ahead.

简单理解专线,IPLC与IEPL之间的区别

专线、IPLC 与 IEPL 其实是按照服务和接入方式来区别的。这三者表现出的层级关系主要是通过不同标准和协议定义的网络连接形式。

从一个广义角度解释,“专线” 其实是一个大类,它涵盖了所有临时或长期租用,为点对点或者点对多点通信提供的通信线路。在这个大类中,IPLC 和 IEPL 可以看作是 “专线” 的子集或者说是更具体的实现方式。

IPLC,或者说国际专线,它是一种点对点的全程租赁服务,这种服务是基于 PDH 或者 SDH 技术,符合 G.703、G.704 或者 G.707 标准。IPLC 主要提供在两个用户之间稳定的线路带宽,能够满足长距离和超大带宽需求。

相比于 IPLC,IEPL 则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专线服务,它基于 MEF(Metro Ethernet Forum)的标准。IEPL 的一大特色就是其透明度,说明其可以看见在以太网链路上传送的业务数据。IEPL 是包括点对点或者多点对多点的一个公用网络接入的服务,基本上,IEPL 提供了扩展企业的局域网(LAN)从一个地理位置到另一个地理位置的能力。

当然,与 IPLC 相比,IEPL 支持更为广泛的业务类型和更好的网络质量保证,而且支持的业务种类也更加的丰富。

为了更直观的理解,我们可以将 IPLC 看作是一种相对传统的、基于电信级别的点对点传输服务,它主要基于 PDH/SDH 技术,为用户提供了稳定的全程专用线路带宽。因此 IPLC 在提供跨国数据传输方面有着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是其并不涉及到任何的网络层面的路由选择或者数据封装的问题,所以在 OSI 模型中,它应该处于 Layer 1 物理层的位置。

而 IEPL 则是一个更为先进的概念,它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专线服务,遵循 Metro Ethernet Forum(MEF)的标准。IEPL 提供的不仅仅是点对点的服务,它还能支持多点对多点的通信方式,以及一系列的以太网服务,它具有更强的网络透明度和更高的业务适应性,它能传送的数据包括以太网帧、ARP 报文等,而这些数据都需要在数据链路层进行封装和解封装。因此在 OSI 模型中,我会把它划分到 Layer 2 数据链路层。

随着公有云的发展,现在企业已经逐步开始转型使用 SDN 与 SD-WAN 这类软件定义网络,以后有空可以再写一篇文章梳理一下这几者的关系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